1. 強度與硬度指標 抗拉強度(σb): 普通結構件(σb≥520MPa):304/316 足夠; 高強度部件(σb≥1000MPa):選沉淀硬化鋼(如 17-4PH)或馬氏體鋼(420),如航空螺栓、刀具。 韌性(延伸率 δ): 需抗沖擊場景(如振動設備):奧氏體鋼(δ≥40%)優于鐵素體鋼(δ≤20%)。 2. 尺寸與精度匹配 直徑公差: 普通機械零件:選熱軋圓鋼(公差 ±0.3-0.5mm); 精密軸類(如軸承):選冷拔圓鋼(公差 ±0.05mm),表面粗糙度 Ra≤1.6μm。 長度需求:常規 6 米 / 9 米,定制需確認廠家加工能力(如超長軸需熱鍛工藝)。
1. 常見表面處理工藝 黑皮(熱軋態):成本低,表面粗糙,用于后續需切削的毛坯; 光亮退火:表面光潔(Ra≤3.2μm),免加工,如裝飾用圓鋼; 鏡面拋光:Ra≤0.2μm,反光效果好,適用于醫療器械、廚具; 鈍化處理:增強耐蝕性,需通過鹽霧測試(如 500 小時無銹)。 2. 特殊功能需求 無磁性:奧氏體鋼(304/316)完全無磁,鐵素體 / 馬氏體鋼有磁性,用于核磁共振設備等; 抗菌性:添加銅(Cu)的抗菌不銹鋼(如 304Cu),適用于醫院扶手、食品柜臺。
相關新聞